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动态资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与申遗之检讨”主题讲座举行
为增进广州社会科学研究专业、图书资料专业人员对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及相关问题的了解与认识,2023年3月15日上午,“广州海上丝绸之路与申遗之检讨”主题讲座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报告厅举行。讲座由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席涛主持。
讲座由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王元林教授主讲。王元林教授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方面有着非常扎实的学问功底,编有《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料汇编》《海上丝绸之路断代史研究丛书》,著有《国家祭祀与海上丝路遗迹——广州南海神庙研究》《内联外接的商贸经济:岭南港口与腹地、海外交通关系研究》《中外交通与信仰空间研究》等,整理有《〈岭海名胜记〉校注》等。
王元林教授
王元林教授的讲述围绕海洋文化孕育近世文明的交融、广东海上丝绸之路格局特色、广东“一带一路”历史地位和影响、广东海洋文化丰富的内涵等几个方面来展开。对于国内以广州为牵头城市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王教授结合自身参与此项工作的经历,重点围绕“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三年纲领(2023-2025)”进行了经验分享,并提出了破解申遗工作中“外冷内热”局面的若干条建议,如完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城市联盟、设立国家级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研究中心、建立网络虚拟博物馆、完善海上丝绸之路遗产档案建设等。
王元林教授指出,截至目前,其他国家如何影响中国建筑、城市和景观的研究较多,但对中国在建筑、城市、景观和文化等方面影响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方面尚存研究上的缺失,未能形成闭环,尚需充实文献和实物证据从而深化研究。世界遗产界仍对海上丝绸之路价值的认可不足,与我国的理解仍存在差异。造成这种学术分歧的重要原因除政治经济考量外,还与印度力推季风遗产、菲律宾力推海上贸易遗产等不同概念有关。为此,我国需以全面的学术研究来推动形成海上丝绸之路突出价值的国际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