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动态资讯>《广州大典》主编陈建华出席首届古籍保护人才发展论坛并作主旨报告
6月26日至28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南京图书馆(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协办,苏州图书馆(苏州市古籍保护中心)承办的首届古籍保护人才发展论坛在苏州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及社会团体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此次论坛由主旨报告、分论坛研讨两个部分组成。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洁, 《广州大典》主编、《广州大典》编纂委员会主任、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陈建华,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天津师范大学校长钟英华,中山大学国家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程焕文,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南京图书馆馆长陈军,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业务处处长杨硕,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会长刘惠平分别围绕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需求等热点内容,先后作主旨发言。
《广州大典》主编陈建华作题为
《以项目带动古籍编纂研究人才的培养》的主旨报告
陈建华在主旨报告中,首先指出以古籍为主要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古籍事业的发展如同其他事业,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而其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懂古籍、爱古籍无疑是首要的。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陈云、李一氓,就为我们树立起这方面的典范和丰碑。只有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才能确保古籍人才培养。接下来,他从《广州大典》编纂出版项目的基本情况与古籍人才培养情况、《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课题专项的推出带动古籍人才培养、《广州大典书志》的撰写带动古籍人才培养、《广州大典》普及书系的推出与古籍人才的培养、举办专题研讨会(讲座)与古籍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广州市在古籍人才培养上的一些做法和经验。陈建华的讲述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与会者们报以热烈掌声。
此外,论坛设公共图书馆、高等院校以及社会力量三个分论坛,分别由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以及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主持。在论坛讨论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代表围绕古籍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古籍保护学科建设、社会力量参与古籍保护人才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广州图书馆副馆长刘平清在公共图书馆分论坛上作交流发言。
公共图书馆分论坛会场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持续推进培训基地、传习所、高等院校相结合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在职培训、师徒传承、专业硕士培养等方式,结合志愿者服务、社会力量助力,加大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力度,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推动古籍保护学科体系和人才资源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古籍保护事业培养了后备力量。未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继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凝聚社会合力,共同推进古籍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